吉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汽车、农机为优势与特色,理、工、管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中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脚步,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诞生,亟待发展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新兴工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大量增加,为适应东北工业发展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对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将
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
交通大学和
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调整出来进行合并,在长春成立汽车拖拉机学院,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
1954年12月31日,高等教育部、第一机械工业部联合下达由国务院批准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筹备建院方案。
1955年6月27日,高教部、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复同意,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自1955年暑期起创办夜校部,设置汽车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2个专业,学制本科为6年,专科为3年;9月26日,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告成立,学院成立后由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
1956年,增设机器制造企业的经济与组织专业。
195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下放至吉林省领导,并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
1959年,吉林工业大学试办排灌机械专业,建立排灌机械研究室。
1960年10月22日,《
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发布,吉林工业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实行以农业机械部为主的由教育部、农业机械部和吉林省共同负责的三重领导关系。
1961年,开始正式招收研究生。
1963年,原农业机械部决定将吉林工业大学排灌机械专业及排灌机械研究室成建制转入镇江农机学院。
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现
长春工业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吉林工学院复校)。
1974年,一机部批准在吉林工业大学成立工程机械系,设有“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流体传动与控制”三个专业。
1978年,学校再度入选全国重点大学,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各项建设很快步入正轨;同年,在全国首批恢复招收了研究生。
1981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工业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高校之一。
1983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吉林工业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时任书记李铁心作了题为《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全面开创我校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国内第一流水平的工科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学校办成理、工、管相结合的中国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学。
1985年,应用理科部的发展和管理学院的建立,标志着学校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同年,机械工业部吉林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成立。
1987年4月25日,吉林工业大学在校部礼堂召开了继续教育中心成立大会;5月13日,长春市科委下达了长科管(87)52号文件,正式批准学校成立吉林工业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1993年3月5日—7日,作为国家机械工业部部属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试点单位,吉林工业大学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开“毕业生人才市场”,并成立省内首家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1994年12月27日,机械工业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吉林工业大学签字仪式暨“211工程”预审启动大会在吉林工业大学举行。
1995年2月22日,吉林工业大学成立“轿车车型开发中心”,该中心以现代化轿车设计和研发为主要使命,是中国首家轿车车型开发中心,也是中国轿车工业自主研发时代开启的重要标志;11月17日,西门子-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验中心签字仪式在学校举行;12月27日,吉林工业大学软科学开发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校部小礼堂举行;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可以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1996年12月25日,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7年的建设,已经完成投资计划和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任务,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验收。
1997年11月26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学校成为进入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同年,中国国内最早的汽车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运行。
1998年9月1日,国务院决定,吉林工业大学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9月7日,吉林工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合共建的校企联合集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为一体的汽车专业化研究中心—“上汽集团—吉林工业大学仿真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汽集团—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传动工程研究中心”签字揭牌仪式举行。
2000年6月5日,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1号)精神,教育部经研究,决定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包括长春工程学校的资源)、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同时撤销原五校(包括长春工程学校)的建制,新的吉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6月12日,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五校合并大会在南区体育馆举行。原吉林工业大学所在地现为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地址为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典章制度
教学管理
以教师个人的教学收益分配为突破口,改革教师的酬金制度。过去的超工作量酬金制度,酬金起点不平等,与质量因素不挂钩,年终奖金平均发放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使教学酬金真正起到激励和保证教学的作用,学校于1988年初改超工作量酬金制度为授课酬金制度。教学人员的工资外收入均以授课酬金形式发放,与每个人完成教学工作的质和量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优质优奖。酬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新的办法在教师中引起强烈震动,保护了教学积极性,调动了教师授课、热心于教学的积极性。
把竞争机制恰当地引入教学领域,实行双向选择的教师聘任制度。实行教学双方双向选择的聘任制度以后,各课程主讲教师由学生所在院系主任聘任,院系主任有选聘优秀教师和解聘不受欢迎教师的权力,各任课教师也有根据学生状况选择院系应聘或拒聘的自由,解除保护落后和照顾教师评职需要的行政干预,择优汰劣。允许和提倡各院系用自筹经费提高授课酬金以聘请知名教授。多家争聘者引以为荣,无人聘用者压力很大,打破了过去一潭死水的局面,实现了教与学的优化组合。
建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实行双向选择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后,由于青年教师知名度低而坐了“冷板凳”,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知名度,从1988年起,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分校、系两级进行。校级讲课比赛分甲、乙组进行,乙组是未担任过主讲任务的青年教师,采取院系初赛,学校决赛的方法进行,比赛时除专家评委外还聘请各用人单位的领导参加,以提高参赛选手的知名度。每届大赛,学校都推出一批教学新秀,获奖者被各院系争聘一空。甲组是已登上讲台的中青年教师,评比办法是聘请专家轮流随堂听课,当堂记录打分,由于听课随机进行并贯穿学期全过程,促使参赛者始终保持竞技状态,学生直接受益。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教学质量监督控制体系。为全面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1987年,学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推行了“动态教学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根据控制和反馈原理,在各院系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小组,下设专家组、管理组和信息员组。信息员每两周分别填报一次《教师授课质量信息卡》,反映学风和学习纪律状况。管理组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处理双方反馈的信息。专家组由造诣高、治学严谨的老教师组成,除平时例行听课检查外,还负责鉴定教学双方反映意见的公正性。教务处每两周进行一次数据处理。期末根据三方面情况汇总,确定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优、良、中、差四等)连同工作量一并存入计算机,作为发放酬金和评定职称的依据。在评定职称时教务处根据计算机内的数据有优先推荐权和一票否决权。
实行教改课题招标立项制度,设立教改基金。教务处每学年根据教改规划和工作重点,向全校发布教改招标指南,教师投标申请,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批准。学校根据轻重缓急和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项目,明确年度计划和支持经费。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并公布检查结果。项目完成后由学校组织成果鉴定和验收,通过和授予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者方可列入省和国家级成果奖评选范围。在职称评定时,优秀教学成果奖与同级别的科研奖等同对待。
教学改革
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对原来执行的教学计划进行修修补补已很难满足改革的需要。为此,学校在广泛开展教育思想讨论、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按大类通才(即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本科生的模式。根据这一要求,一个院系一个院系地召开座谈会,并提出了“5—4—1”教学计划基本框架,即在四年理论教学2600学时内(学校每学时为45分钟),校定基础和公共课约占50%,大类共同学科基础课约占40%,专业或专业方向课不多于10%。校定基础和公共课由学校制定;学科基础课由学校和学院共同商定;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由各学院按学校要求提出,最终由学校统一“装配”。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选准突破口。学校通过对教学改革中主客观形势的分析认为,教学手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成为更新教育思想的载体和支撑,也有可能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这既符合“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也便于操作,而且容易获得广大教师的参与和支持。为此,学校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投资160多万元,在新建的智能化教学楼内,一次性装备实物视频展台、CAI,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后建设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多功能大教室9个,其中可容纳300人的大教室2个,200人的大教室7个,另建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学术报告厅和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室,智能化教学楼可同时容纳2000多名学生上课。教务处通过及时组织全校教师培训,引进和开发课堂教学CAI课件,设立CAI专项(立项和评奖),制定鼓励教师开发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政策,宣传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单位,交流改革经验等一系列做法,较好地调动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较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效地保证和落实了新教学计划的实施,拉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受到师生的好评。
稳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改革。学校从95级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到1998年学生已达三届,到1998年9月,学校在本科四个年级全部实行学分制。采取教师挂牌上课,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选课,实验室逐步开放。实施了人才培养前三年打通,学生第四年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始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也是学生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的选课导师),进行分流培养。在部分学院试点进行了学生在所属学院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剂一个辅助专业方向的做法。进一步健全了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考教分离制和重修制等(取消补考);完善了按教学班组织课业、按自然班和住宿区进行学生管理、外语和体育课按原小班相对集中的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学院从95级开始,在按院招生、按大类培养,然后进行专业方向分流的实践中,充分利用了学分制的优越性,以提供模块式课程供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分流,尽量满足了学生的自愿,分流工作平稳有序,基本符合学校资源和市场供求规律,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好评。通过近三年来的实践和完善,学校学分制在校内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市场机制”以及在因才施教、搞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已开始显露优越性。
完善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体系。为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可监控的闭环系统,学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探索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质量反馈办法,至1998年已有10余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教师授课质量动态反馈、校院两级督学制度和系列评估等。其中,核心部分是教学系列评估和建设,到1998年为止,已经开展的评估项目有:“院系教学工作评估”“院系教学管理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优秀课和合格课)以及“毕业设计评估”等。通过评估和通过,调动了各方面向教学工作的精力(或经费)投入,在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内部环境。
逐步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学校抓住参加国家优秀教学工作评建和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投入进行教育基础建设。通过组织论证,精心规划,设计了以“基础教学实验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两大类9个子项的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教育基础的软、硬件环境可得到进一步改善。
函授教育
吉林工大1982年恢复函授招生后,只办本科,学制五年半,这种学制太长、太死,学员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坚持底。为此,学校决定将教学计划分为两段,凡学完四年,经考核合格本人申清毕业不再继续学习者,或学习吃力、四年补考课程超过六门次者补考及格,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再继续学完一年半者,经考核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这样做的好处一则可以满足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二则符合函授学员本人的实际情况,容易坚持。
由于函授学员都是在职职工,学员的基础水平与实际状况又差异很大,所以过去的学年制管理办法就产生了许多矛盾。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选或少选课,这样,有些矛盾就解决了。在实际执行中,学校是以学年组织教学,以学分作为计算学习量的单元。学制虽为五年半,学员完成全部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学员可提前或推迟毕业。但在校时间专科不得超过五年半,本科不得超过七年。这一规定实行后,在学员中引起较大反响,同时也鼓舞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学员们纷纷努力,争取提前毕业,多为四化做贡献。
后勤管理
一、建立事企相对分开的管理体制
1994年初,学校在总结前几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总务处的机构设置,改变了运行机制,将所属的科室、中心、公司划分为三类管理模式:第一类是纯行政管理科室,包括总务办公室、房产科、计划工程科、校园综合管理科,其工资、奖金由学校统一负责;第二类是半企业化管理的服务实体,即饮食服务中心、维修中心、通信中心、幼儿园,其工资由学校承担,奖金自己负担;第三类是企业化管理的经营实体,即建筑维修公司、运输公司、液化气供销处,这些经营实体既为学校服务,也为社会服务,以外养内,工资、奖金全部自己负担。通过上述工作,使总务系统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在新体制建立的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新的运行机制。首先,对管理科室实行目标管指标分解,责任到人,通过测评对管理工作实现量化管理,减少了浪费,并与奖金挂钩,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扩大服务面,各部门实行层层承包,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益;再次,增强经营实体的竞争意识,改善经营,参与竞争,加强管理,以优取胜。各个经营实体都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稳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学校自1988年开始实行国家、学校、个人三方集资建房的改革,解决了410户职工住房问题,缓解了住房矛盾。至1996年,集资建房的新举措已为愈来愈多的教职工所理解和接受。为此,学校推出了《扩大面积集资方案》,其原则是个人出资1/3,国家投入和学校自筹2/3。1993年至1994年,以集资方式又建三室一厅住房18900平方米。同时,全面启动房改,使学校原有的40000平方米旧房住户迁居新房,逐步转为集资房。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制定了《吉林工业大学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使住房制度改革走上了合理、稳定的发展轨道。
三、控制电话费用,集资增容,发展校内通信服务
1993年下半年学校安装了电话计费系统,实行电话收费管理。1994年开始实行电话指标限额计费管理,分别对单位公用电话、住宅公务电话、经济独立核算单位的电话及各类集资电话的收费标准做了具体规定,使公用电话费支出降低68%。为了满足广大教职工校内外通讯联系的需要,学校采取职工集资的方式,购进大容量交换机,安装了2000门电话,缓解了校内电话的供需矛盾。同时开办了长途电话、电报、传真和对外承担工程等有偿服务项目,解决了通信中心职工和临时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设备维修费。
四、建立后勤维修保障机制
自维修中心成立后,学校对维修运行机制做了相应的改革。首先,以班组为最基本承包和作业单位,班组长执行维修中心所定的岗位责任,按建筑面积和现有人员配备维修的数量,在实施承包的过程中,对给水排公共照明、锅炉房动力维护、冬季采暖等项维修业务,都要填写档案或表格,以便检查质量和材料的使用量;冬季采暖中的耗煤量、耗水量和应达到的室内温度都有具体指标,根据指标的执行情况实行奖罚。其次,为了减少维修费的开支,拟定了各公共区材料费的分配方案,以不同的建筑年代分配维修费指标,以增强学校教职工对公共设施的责任感。
五、单车核算,优质服务
为使原有的校汽车队适应后勤改革的需要,1992年学校将原校车队改为汽车运输公司,确定了以外养内的原则,提出了完善运输保障的新思路,即实行全员承包,单车核算,对单车的能源消耗、修车费用、经济收入进行独立核算。这样提高了运输服务质量,节约了能源消耗和修车费用。
六、建立满意服务的伙食管理体制
学校确定了“饭菜质优价廉,服务热情周到,学生基本满意”的管理目标,采取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调动炊管人员的积极性。首先,破除食堂界线,各食堂公平竞争,学生自由选择就餐食堂,形成只要饭菜质量好,就餐学生就多,销售额就高,奖金就多的发展机制;其次,为减少物价波动对伙食工作带来的冲击,伙食部门每天公布物价行情表,增加透明度,并将原有的分散采购改为主、副食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再次,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办夜餐部、油条加工点、豆腐房等,既扩大了服务面,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食堂维修、增加设备等方面的资金,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七、坚持“服务育人”的导向
加强对后勤职工的思想工作,坚持“服务育人”,是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联系高校后勤改革的实际,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解除思想上的误区;其二,建立后勤党政领导交叉兼职的领导机制,实行一岗两责;其三,做好纪检和效能监控工作,纠正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树立文明形象,通过监控,维护公有利益和服务对象的利益;其四,改进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将培养提高后勤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作为发展目标,在职工中开展岗位练兵、职工培训、质量竞赛、评选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等活动,将育人的宗旨贯穿在后勤管理改革的每一环节。
办学规模
师资教员
1981年,全校教师9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余人,讲师500余人。
1988年,学校有教职工3450人,其中专任教师1140人。全校有教师12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近400人,讲师500余人。
1989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140人,其中教授70人,副教授246人,讲师510人。
1995年,学校有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140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近5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博士导师31人。在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已占40%。
1996年,学校有教师1300余名,其中教授160余名,副教授450余名,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在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中,有38名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年轻教授被评选为后备学术带头人。学校还聘请有50余名中国国内外专家学者兼任学校客座教授,其中有中国两院院士8人。
1994年6月3日,吉林工业大学
郭孔辉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6月20日,吉林工业大学
陈秉聪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11月18日,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系
宋玉泉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设施建设
至1995年,吉林工业大学校园占地74公顷,形成教学、科研、实验及后勤保障等6大功能区,总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基础科学实验馆、农机与车辆测试中心、电教中心、徽观分析中心及40余个实验室里,装备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车辆测试设备、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系统、透射电子显徽镜和扫描电子显徽镜等设备。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值8000余万元,各种仪器设备12600多台件,其中大型仪器设备510多台件。1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阅览室有1500多座位,藏书100万册,并设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终端,可进行中国国内外文献查新等信息服务。
学校为安排好来自全国各地同学的日常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各食堂不断提高烹饪技术,增加主副食品种,降低饭菜价格,适应各地同学的口味,并设有全日餐厅,昼夜为学生服务。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统一配备闭路电视、传呼电话和各种所需物品,并定期提供洗、熨、缝、修理等各种服务。校医院是全国高校模范医院,每年定期为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一般病患和手术不出校门即可医治。
授班生源
1981年,学校设有21个专业,在校生4000名。
1988年,学校有3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6500余人,在校本科生52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800人。
1989年,学校有在校学生8509人,其中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6人。
1995年,学校有45个本、专科专业,各类在校生1万人,在校本科生6000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700人,夜大、函授生2500多人,外国来华留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生)数十人。
1996年,学校有在校本科生7000余人,研究生830余人,其中博士生221人,有毕业生1134名。
专业设置
1989年,学校设热能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锻压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食品机械、矿山机械、流体传动与控制、内燃机、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工业造型设计、光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检测技术及仪器、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经济、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管理工程、工业管理工程、科技情报工程、铸造、工业外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车辆化学)、畜牧机械、经济法、机械设计及制造、管理信息系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等本专科专业。
馆藏资源
吉林工业大学档案馆主要负责收集、保管吉林工业大学在党务、行政、教学、科研、产品与科技开发、基建、仪器设备、外事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不同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截至1998年底,馆藏档案一个全宗,共28277卷(册),资料1549卷(册),上架排列总长度650米。
吉林工业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54年,共28277卷(册)。其中文书档案7841卷,教学、科研档案10945卷,其它档案9491卷。比较珍贵的档案主要有: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批文;毛泽东在长春与梁绪修副校长等人的合影,周恩来视察学校研制的农用内燃水泵和接见全体研制人员的照片,江泽民在北京接见吉林工大学生周贺等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照片,李岚清、邹家华、洪学智等人给学校的题词;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全部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档案;以及学校获得各种表彰奖励材料、科研项目、研究生论文、专著、教材、发明专利;还有历届学生的学籍,中国国内外名人、学者捐赠的签名证书等。这些档案真实、全面地记述了吉林工业大学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过程。
学术期刊
《国外情报科学》是吉林工业大学科技情报研究室创办的内部刊物。《国外情报科学》向读者介绍各国情报科学和情报工作的现状以及研究动向。该刊内容取材于英美苏德日等国公开发行的情报科学文献,选题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有:情报理论、情报技术、情报教育、情报检索、情报政策,情报系统网络和书评等栏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对中国情报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机构设置
1981年,学校设有8个系,设有辊锻工艺、耕作机械、土壤—农机系统力学、汽车—地面力学、链传动、信息检测技术、系统工程、液力传动、科技情报等研究所、室。
1988年,学校设农机学院、汽车学院、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应用理科、外语3个部,工程机械、机械工程、金属材料、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5个系,农机与车辆测试、微观测试等中心及辊锻工艺、链传动、农业机械、拖拉机、内燃机、汽车运输工程、系统工程、工程力学、轻工机械、液力机械传动、情报科学、工程机械、高等教育13个研究所。
1995年,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农机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工程系、工程机械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系,研究生部、应用理科部、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学部;设有链传动研究所、辊锻工艺研究所、汽车研究所、农机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等30多个研究所(室),汽车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地面机械仿生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等7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和13个国家、部(省)、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
1996年,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农机工程、交通工程、管理工程、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10个学院,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工程机械等5个系,以及外语、体育2个学部;建有汽车、农机、交通运输、管理工程、辊锻工艺、链传动、内燃机等30多个研究所(研究室)和汽车高新技术、轿车车型开发、地面机械仿生等7个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农机车辆测试中心、微观分析中心、计算机中心、人机工程实验中心及40多个实验室,装备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还有13个国家、省、市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与法国MDTV公司、美国IMAG公司及中国惠普公司共建的中国首家轿车车型开发中心。
合作交流
1978年至1988年,学校加强了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美国的
明尼苏达大学、
伊利诺大学以及日本、西德等3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学校每年都聘请外籍教授、专家到校任教。经常选送优秀教师、研究生出国进修,并不断派出专家学者出国讲学、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学校也接纳外国留学生,几年来已培养外国留学生近200名。
1978年至1995年,学校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独联体等15个国家的102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或校际关系。每年都有外籍专家、教授到校讲学和合作研究。学校每年公派选送数十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考察、进修和攻读学位,并派出专家、教授、学者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学校还设有对外汉语培训中心,举办外国来华人员长短期汉语培训。
至1996年,学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扩大,先后与15个国家的104所大学建立有学术交流和校际关系,与外国
西门子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等大公司建有广泛联系;每年都选派一批教师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合作科研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招收有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硕士生,是国家教委确定的可直接用英语、法语授课、指导外国留学博士、硕士生的16所院校之一。学校同中国国内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行业及吉林省的特大型企业与部门建有紧密的联系,1995年成立了有80多个大中企业集团参加的董事会,签订了吉林省和机械部共建及与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校合作办学协议,初步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地方、校际合作办学的新体制。
办学成就
人才培养
至1988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0余名本科生、数百名研究生,他们在中国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农业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企业和研究部门发挥了技术骨干作用,有一批毕业生还担任了重要行政领导职务。
至1995年,学校已培养出各层次毕业生40000多名,他们在中国的汽车、农业机械、内燃机、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行业及教育、科研等部门发挥着骨干作用。有些人走上了部(省)、厅(局)级领导岗位,有些人已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还有些毕业生在中国国内外任较大公司企业的经理、厂长或总裁。
至1996年,学校已向中国国内外输送各类研究生近4000人,其中博士生近150名,外国留学博士、硕士生15名。许多毕业研究生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行业的企业和各部门的领导或技术骨干。
学科建设
1988年,学校汽车设计制造、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被评为各自领域里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设立汽车设计制造、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博士后流动站。
1988年,学校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农业机械等10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8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管理工程等专业可招收出国研究预备生;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机械(含拖拉机)、汽车为全国重点学科。
1995年,学校汽车、农机(含拖拉机)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农机、拖拉机、汽车、内燃机、汽车运用工程、工程机械、机械制造、通信与电子系统、焊接、金属塑性加工、技术经济、计算力学、机械学等13个学科、专业为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汽车、农机、拖拉机、工程机械、机械制造等5个专业。
1996年,学校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分布在8个一级学科范围内;有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分布在1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汽车设计制造和农机设计制造2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有16个学科、专业为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和铁道、公路、水运3个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成就
1988年,学校近年来有近200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部、省的国家发明奖、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有40余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1985年至1995年,学校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试制项目等,取得科技成果近600项,获部省级以上奖励18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项,一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居中国国内外领先地位。近年来有150多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校主要科技研究领域包括汽车、农机、拖拉机、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及工程设计、电子、计算机、金属材料及工艺、食品及轻工机械、计算力学、生物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等。1995年学校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攀登计划、火炬计划、攻关计划、博士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100多项。据中国情报所近年统计,学校在《工程索引》(EI)上被检索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0位左右,1992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额3000多万元。1993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额突破4000万元。近年来,共向企业转让新成果、新技术250多项,使企业新增产值近10亿元,创利税2.5亿元。
1985年至1996年,学校的科研经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迅速增加,获得国家级奖30余项,省级以上奖200余项。1996年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年达5000万元以上。公开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全国“学术榜”排名中近几年一保持在高校的30名左右。
1958年,
戴桂蕊研究设计的内燃机水泵,由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试制成功,周恩来总理亲莅参观指导。《人民日报》以《排灌机械的大革命》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文中指出:一种最适合中国农业使用的经济而简单的排灌动力机械——内燃水泵,已经研究试制成功。这是中国排灌机械上的一项重大革命,它的广泛使用,将要大大加速中国农村水利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1987年11月25日,在国际发明与革新技术展览会上,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学院陈德兴教授等人发明的机械传动式步行轮获金质奖。这是中国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项金质奖。
1991年9月,吉林工业大学应用理科部
陈塑寰教授所著《结构振动分析的矩阵摄动理论》一书正式出版。该书为中国国内外第一部有关结构动态修改方面的专著。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的矩阵摄动理论和超速变形的理论分析等领域应用有了新的突破,为解决长征2号捆绑火箭动态预测、高速列车车体动态设计、超速变形及形成规律等问题做出了贡献。
1986年11月26日,吉林工业大学召开了振兴长春经济服务衔接会。会上学校推出35项可以转让的科研成果,当场签订合同书6项,意向书11项。对长春市政府提出的16个技术难题,学校当场承接13个。
1987年8月12日,首届农业系统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工业大学召开。
1992年8月10日至13日,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亚太地区第三届学术会议在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市)召开。
教学成果
吉林工业大学在“九五”期间已经和正在实施的教学改革和建设项目主要有:“吉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吉林工业大学九五期间教材建设项目”“吉林工业大学CAI专项”“吉林工业大学在基础和技术基础优秀课中分批重点建设的计划”以及“教务管理信息化工程”等。
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
吉林工业大学提出并贯彻实施的,是要加强党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党的教育方针要深入人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倡导“团结、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
社团活动
吉林工业大学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人特长的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有文学、书法、摄影、音乐、美术、健美、演讲等多种协会。大学生艺术团有管乐队、民乐队、声乐队、舞蹈队、话剧队等。大学生运动队连续多年夺取省市大运会冠军。大学生科协结合工科院校特点,开辟第二课堂,每年举办新颖学术思想交流会和大学生科技节,许多科技发明成果申请了专利并向企业转让。
学校领导